当朋友开口借钱说'我找人帮你担保,收点手续费没问题',大多数人只会点头,但很少有人追问这笔'手续费'到底该不该收。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担保费的真面目,手把手教你看清借贷中的隐形陷阱。
根据《民法典》合同编第六百八十六条,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视为一般保证。但价款是否包含担保服务费?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明令禁止变相提高利率,当心所谓'担保费'变成另一种利息变体。
![案例警示] 前阵子李某替同事担保5万,签下合同时被要求多付8000元'手续费'。钱到手后借款人失联,李某不仅被追讨5万,还被法院认定该手续费属于砍头息,最终要全额偿还
陷阱一:变相收费花样多 从'服务费''咨询费'到'考察费''风险准备金',换个马甲就合法?最高法典型案例显示,实际年利率超过15.4%(2023年LPR四倍)的费用都将被认定为无效。
陷阱二:格式合同暗藏杀机 某P2P平台合同第三十二条写:'因借款人逾期产生的追偿费用由担保人承担',但通篇未对追偿费计算方式作出说明。遇到这种条款要立即画重点!
陷阱三:连环担保变'债主' 老张为表弟担保借款10万,三个月后债权人要求追加担保人。最终老张发现自己不但要为表弟还款,还要给后来的'共同担保人'承担连带责任
录音可不是电视剧专属!当对方要求支付额外费用时,一定要让工作人员在场时说:'这个担保费是借款协议的一部分,对吗?'这样的对话
"我只对原借款金额担保!"这种话要说三遍:第一遍当面说,第二遍在合同补充条款写下,第三遍让双方签字确认
有些放贷方会要求担保人另外提供房产抵押,遇到这种情况立刻拒绝——你已经作为保证人了,哪来的反担保之说?
如果发现自己陷入担保留债的困境,按这三个步骤走:
费用类型 | 法律评价 | 合规建议 |
---|---|---|
约定担保服务费 | 可能构成变相高利贷 | 不超过LPR4倍且书面明确 |
口头约定收费 | 难以被法律认可 | 要求所有费用白纸黑字 |
追偿费用 | 必须约定具体计算方式 | 无明确标准的条款无效 |
担保费冲抵本金 | 扣除后计算实际借款额 | 提前留存缴费凭证 |
最后提醒:素人变"债主"的典型通道往往是朋友介绍、熟人借贷。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请记住:保护好自己利益,才是对朋友最大的帮忙!